记者手记:亲历涿州救灾一线的温情与感动

2023-08-10 06:59:39

战国燕邑,以涿水得名,是为涿州。这座文化古城,是三国“桃园三结义”的故地。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影响,这座位于京畿南大门的城市受到关注,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

  (一)

  7月29日到8月2日,涿州市4个乡镇(办事处)降水量超400毫米,涿州部分街道、乡镇被洪水围困。这座常住人口60余万的城市,受灾人数超过13万人。

国外vps主机 http://www.huiyiq.com/ 国内vps主机 http://www.3il.cn/ 印刷网 http://www.tuwenyinshua.cn/

  救援人员在涿州市内乘冲锋舟救援转移群众。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

  8月2日上午,看到网上的洪灾画面时,我正在北京值班,掏出手机一查,涿州东站距北京仅有25分钟车程,当天只剩15点20分开的G659还有票。

  一个电脑包、两件换洗衣服、一把雨伞……简单收拾行李后,我即刻前往北京西站。

  一下高铁,浓厚水汽扑面而来。

  前来涿州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排成长龙。新华社记者 杜一方 摄

  涿州街头,看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车辆经过,安全感满满。消防和其他救援队伍车辆也正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,一眼望不到边的车队少有鸣笛,仿佛是无声中的默契。

  (二)

  受积水影响,部分受洪水围困的群众仍处于断电断网状态。于是,我选择直奔此次汛情重灾区涿州市码头镇,这里地处琉璃河、北拒马河、小清河三条河下游。

  现场不少区域积水深达两三米,一些地方成为“孤岛”。由于村里住户不太集中,需要挨家挨户地救。“有些地方大船进不去,小船数量有限,就得轮着救。”村民告诉我。

  洪水浑浊,情况复杂,有的救援船被铁皮、树枝等尖锐物划破,气氛一度紧张起来。看到在场的衡水消防救援人员喘着粗气来回往返,几乎浑身湿透,分不出到底是汗水还是泥水,我的眼眶湿润了。

  这支1日晚星夜驰援而来的队伍带来14艘舟艇,也给受困村民带来了希望。

  “眼看村里物资所剩不多,村里老人就要饿肚子。”对于码头镇沙窝村党支部书记魏江涛来说,消防救援人员赶来得太及时了。连日来,沙窝村两委班子坚守在岗,协助抢险救灾队伍转移上百名受困群众。

  魏江涛最近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,他红着眼告诉我,沙窝村有1300余人,只要有一名村民在村里,村干部就会坚守在岗。万幸的是,村里百姓都平安。

  有的三四天没睡过囫囵觉,有的家有险情也顾不上,有的蹚水挨个敲门转移群众……在涿州抗洪一线,“我是党员我先上”从来不是一句口号,像魏江涛这般的党员干部有3万多名,他们在冰冷洪水中成为中流砥柱。

  (三)

  为了解转移安置情况,3日我来到临时安置点之一的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。运送支援物资的车辆井然有序,很多人主动上前帮忙卸下物资。

  过道两侧摆满矿泉水、泡面、蔬菜等物资,数量明显要比前些天更充足。穿行其间的志愿者有大学生,也有中学生,他们担负起引导灾民入住、分配物资的任务,还帮忙扛着大包小包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思明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热点新闻、投资理财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国际资讯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思明信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